环保工程师考试试题-中国建设人才服务信息网
2017环保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六)?
1001.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分析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BCD?)。
?A.分析的角度不同 B.使用的价格不同? C.对项目的外部影响的处理不同 D.对税收、补贴等项目的处理不同?1002.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ABCD?)。?
A.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 B.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C.分析环保措施方案以及所选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D.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1003.(AB?)评价应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04.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种类分别是(ABC?)。?
A.常规水质因子 B.其他方面因子 C.特殊水质因子 D.微环境水质因子?
1005.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ABCD?)方面的数据。?
A.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 B.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 C.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 D.水质、水文数据1006.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或分析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有(??ABCD???)。?
A.持生态整体性观念 B.持生态系统为开放性系统观 ? C.持生态系统为地域差异性系统观 D.持生态系统为动态变化的系统观? 解题思路:生态环境影响预测或分析时,需要注意要点有:①持生态整体性观念;②生态系统为开放性系统观;③持生态系统为地域差异性系统观;④持生态系统为动态变化的系统观;⑤做好细致的工程分析;⑥做好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⑦正确处理依法评价影响和科学评价影响的问题;⑧正确处理一般评价和生态环境影响特殊性问题。?
1007.下列关于固体废物致人疾病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固体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物可使人致病? B.固体废物的堆肥产品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C.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作为肥料通过农作物可使人致病? D.处置、堆存、填埋固体废物可以通过地下水的间接饮用使人致病?
1008.下列各项属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内容范围的有(AD?)。?
A.监测分析评价治理设施处理效果或治理工程的环境效益? B.检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C.检查清洁生产考核指标达标情况 ?D.监测统计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的达标情况?
1009.下列属于工业固体废物的是(??ABC???)。?
A.冶金工业固体废物B.能源工业固体废物C.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D.商业固体废物?
解题思路:工业固体废物包括:冶金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和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1010.生态制图的要求有(??ABCD???)。?
A.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由正规比例的基础图件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 B.三级评价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图? C.二级评价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 D.一级项目还要用图形、图像显示评价区域全方位的评价和预测成果?
1011.把燃煤锅炉作为污染源分析,通常设定的污染因子为(AC?)。
?A.烟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氨氮?
1012.总图布置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BCD?)。?
A.分析厂区的区位优势的合理性 B.根据气象、水文等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问布置的合理性? C.分析厂区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所定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 D.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1013.下列选项中,关于非点源调查说法正确的是(ACD?)。
A.调查内容: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其他非点源污染源? B.调查原则:一般采用实测的方法,不进行资料收集? C.污染源采样分析方法: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执行? D.污染源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收集到的和实测的污染源资料进行检查,找出相互矛盾和错误之处?
1014.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包括(AC?)。
A.干球温度 B.降水类型 C.低云量 D.水平能见度?
1015.下列措施中属于环境风险防范、减缓措施的是(ABCD?)。?
A.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护措施 B.紧急急救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 C.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D.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1016.下列选项属于生态工程施工方案分析与合理化建议的有(ABD?)。?
A.建立规范化操作程序和制度 B.合理安排施工次序、季节、时间? C.施工机械使用 D.改变落后的施工组织方式,采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
1017.环境影响识别的技术方法有(ABCD?)。
A.叠图法 B.网络法 C.矩阵法 D.清单法?
1018.大气环境容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ABD???)。?
A.修正的A-P法 B.模拟法 C.遥感法 D.线性优化法
1019.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评价的重点是场地的(BCD?)。?
A.工程区位条件 B.土壤自净能力 C.水文地质条件 D.工程地质条件?
1020.按照评价对象分,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CD?)。
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B.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021.废水的三级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出水质量,使其达到严格的出水标准及污水回用的目的,一般三级处理过程主要去除(??ACD???)。?
A.悬浮物 B.重金属 C.氮 D.磷?
解题思路:废水的三级处理是指在废水经二级处理后,还需要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的处理过程。一般的三级处理过程主要去除悬浮物和营养物。? ?
1022.生态影响的补偿形式有(AD?)。?
A.就地补偿 B.精神补偿 C.物质补偿 D.异地补偿?
1023.隐含价格法可用于评估大气质量改善的环境价值,也可用于评估大气污染、水污染、环境舒适性和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等的环境价值,其应用条件是(CD?)。?
A.建立环境质量需求方程 B.建立隐含价格方程? C.房地产价格在市场中自由形成 D.可获得完整的、大量的市场交易记录及长期的环境质量记录?
1024.大气污染源调查中,体源调查内容包括(ABCD?)。?
A.体源中心点坐标 B.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C.体源排放速率、排放工况 D.初始横向和垂直扩散参数?
1025.下列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内容中属于根据行业特点而确定的有(ABC??)。?
A.清洁生产 B.移民工程 C.海洋生态保护 D.施工期扰民现象?
1026.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条件包括(ABCD?)。?
A.筛选拟预测的水质参数 B.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 C.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 D.拟预测的排污状况? 102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中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BC???)。?
A.影子工程法 B.列表清单法 C.指数法 D.调查分析法?
1028.下列关于河流中污染物横向扩散的说法正确的有(BD?)。?
A.由于主流在横、垂方向上的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在流动方向上的溶解态或颗粒态质量的分散混合? B.通过示踪实验确定横向扩散系数? C.利用包含流速、河宽、水深、河床粗糙系数来计算横向扩散系数? D.在流动的横向方向上,溶解态或颗粒态物质的混合,通常用横向扩散系数来表示?
1029.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主要包括(AD?)。
A.编制经济现金流量表 B.筛选环境影响 C.量化环境影响 D.计算项目的可行性指标?
1030.一般情况,下列属于"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水质特点的有(ABD??)。?
A.pH值较低 B.色度大 C.BOD及COD浓度较低 D.各类重金属离子浓度较高?
1031.环境影响调查与分析工作中,编写现况调查和专题调查分析时的基本要求有(ACD?)。?
A.调查分析结论和建议要具体明确 B.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C.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时,应突出调查的重点问题及因子 ? D.对调查情况进行说明时,各专题相应的调查因子、调查范围、调查手段、分析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估依据,应严格按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编写?
1032.生态影响预测包括(ABD?)。?
A.工程影响因素分析 B.生态环境受体分析 C.景观分析 D.生态影响效应分析?
1033.下列关于烟(粉)尘控制技术说法错误的有(??ACD???)。
A.一般除尘技术均能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B.电除尘器的主要原理涉及悬浮粒子荷电,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以及将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三个基本过程?
C.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只能达到90%?
D.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和煤尘等颗粒物要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多? 解题思路:一般的除尘技术不能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故通常应当采用高效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能达99%以上;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和煤尘等颗粒物要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
103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重点的确定依据有(??ABCD???)。?
A.项目可研、批复以及设计文件相关内容与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设施
B.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规定应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等要求?
C.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针对建设项目提出的具体环境保护要求文件?
D.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敏感区? 解题思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重点确定的依据有:①项目可研、批复以及设计文件相关内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设施;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规定应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等要求;③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针对建设项目提出的具体环境保护要求文件;④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规划确定的敏感区;⑤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