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孩子的梦想 家校应作何努力——2021清华附中首届家校共育论坛举办
时间: 2021-10-22 8:48:40 浏览: 16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成长,是家庭教育、家校联合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在立德树人方面,家庭和学校应该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在10月16日清华附中校庆日举办的“2021清华附中首届家校共育论坛”上说:“‘我’和‘你’一起,重要的任务是点燃孩子自己的梦想,把孩子激发起来,能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等等。”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家委会一共分为五个部门,有终身学习部、身心发展部、毕业年级部、志愿公益部和综合保障部。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很受家长和老师们的欢迎。学校家委会为学校老师和家庭中的孩子们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本届家校论坛以“家校合育,共育共赢”为主题,教师、家长与专家一起探讨学生青春期成长难题和家庭教育难题。
孩子不是成长的局外人,激发起他们的自主性力量很关键
为了解决家长们所面对的各种亲子难题,清华附中家长委员会副会长、G19班张钱德隆妈妈与其他家委一起广泛征集了家长的意见,并遴选出部分问题请教学校领导与教育专家。
“家校共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很关键的。”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瑶说:“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也总是回避‘弱科’,我们要去打破孩子身上习得性无助的枷锁,让孩子有信心,敢于直面问题。”
王瑶认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存在四大障碍,一是父母情感关注不充盈,二是父母学习认知落后,三是95%的孩子学习信心低于自己能力,四是90%的孩子方法能力不足。自主学习应遵循有效学习原则和信心优先原则。王瑶认为,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学习,才能真正提高效率,形成长久的内驱力,才能让学生在快乐和幸福中成长。
除了自主学习,参与感、被尊重等也是论坛与会嘉宾关注的问题。1911学堂总裁、学生家长互联网学校执行校长唐冕提醒,家长和学校要时刻注意学生在教育中的参与感。“开完家长会以后,孩子往往会有被支配的恐惧,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在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中,如果孩子完全被排除在外,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不是一个有自主精神、被关心关爱的孩子。”唐冕建议把孩子纳入家校沟通环节。教练型家庭成长专家、探月教育者学院主教练刘雪茹建议,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来设计家长会、班会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喝了一点酒,微醺,要平静地把孩子‘救’出来
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这是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的问题。知子花创始人、资深青少年心智教育专家曹廷珲说:“青春期是一个巨变期,孩子出现了某种生理、心理上的快速发展。它会带来一定的不协调和混乱,而这个混乱期又是非常重要的塑造期。”这样的关头,很多家长尝试几次都无法改变孩子时,会情绪失控。曹廷珲提醒家长:“你情绪失控的样子不断出现在孩子面前,对孩子就是一种塑造。孩子是通过学习来模仿的,当他面前不断出现你这样糟糕的样子,他不想变成这个样子都不可能了。”
在曹廷珲看来,“青春期的孩子就像喝了一点酒,微醺,飘飘的,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这是很正常的。我们首先要平静地把他‘救’出来,然后让他醒过来,再开始我们的教育”。
他提醒家长,一定要理解青春期的孩子,要坚信孩子现在的状态不代表未来,孩子不会永远这个样子。这样你就会宽容、温和、从容,在孩子面前展现出道德水准,家长的习惯、性格正在悄无声息地塑造孩子。
“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要把课堂搬到更大的舞台上去,至少让孩子寻找到一种快乐和激情,让他有更多的快乐来源。”曹廷珲说。
家长、教师与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将来成长为各类领军人才做好准备面对家庭与学校在育人方面的一些错位,刘雪茹发现了教师与家长在面对同一个孩子时的不同策略。第一是双方对孩子成长的时间“计量”单位不同,教师一般用月、学期等来观察、判断学生的成长,而家长往往用天甚至小时来计量。第二是双方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同,教师一般采用教育策略,而家长往往用“管理”甚至“管控”策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教师和家长对彼此都寄予高期待。“其实,所有的人都在成长的路上,家长需要学习成长,老师也需要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刘雪茹说。
学校家委会会长、C20班的李恩扬妈妈说,通过清华附中家委会定期举办活动,家长在促进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高自己,不断“更新”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进步。
家校共育需要家长也在孩子的学习中成长,多一些与学校的沟通和交流。刘雪茹认为:“家长应该更加趋于专业化,家长、老师都需要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把学习的过程作为交流的过程。”一位前来参加论坛的高一年级学生家长说:“希望在孩子进步的同时,自己能拿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在支持学校工作的同时,与学校老师经常性沟通,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为了孩子未来的命运,学校和家庭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起来讨论和面对各种挑战。”王殿军说:“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他们将来成长为各类领军人才奠基。”清华附中副校长白雪峰认为,“在对孩子的培养中,学生本身的成长就是目的”“在家校合作中,不要把学校当‘乙方’”“希望家长与孩子、老师站在一起,我们一起去面对困难、一起成长”。
上一条: “破五唯”背景下的高校职称制度改革
下一条: 国家发改委:深化家政服务领域信用建设专项行动